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资讯

民谣音乐人小河宁波象山“寻谣”,渔民号子征服音乐人唐僧念的紧箍咒究竟是什么内容?翻译成中文,换你也头疼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窦皓

4月11日晚,在上海举行的“渔光之城”元宇宙发布会上,来自宁波的数字孪生世界“渔光之城”向全球发出邀请。现场,著名民谣音乐人小河,演绎了一曲连接传统与当下的《海螺声声》,这意味着“渔光之城”的新乐章,将踏着新演艺新文旅的浪潮,从象山石浦再发声。

小河(右)在活动中

2018年,音乐人小河在北京发起“寻谣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采集并活化那些即将消失的童谣。

“音乐,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连接。在做‘寻谣计划’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让过去和今天连接,并通过我们的手,把好的一些东西,再传递给未来的孩子们。”小河说。

5年来,他和寻谣小队走过北京、上海、洛阳等十多个城市,寻访了千余位老人,采集了500余件民间音乐样本。通过童谣,老人、孩子和年轻人与他们的家园,发生了自然而美好的连接,中国音乐文化中的诗意美,在歌声中生生不息。

今年3月底,小河带着“寻谣计划”来到了象山石浦。石浦,是作家余秋雨笔下那座“活着的古渔镇”;创作于1933年的《渔光曲》,和着渔歌号子的回响,自石浦扬声,已经悠悠九十年。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象山石浦

在石浦,小河寻访到了什么不一样的声音线索?“有谣人”又在哪里?

古朴的老街,满是岁月的痕迹。瓮城、马头墙、各色商号,处处都在诉说着无声的故事。在石浦古城,小河与81岁的象山渔灯技艺非遗传承人李荣辉老人偶遇,让他对石浦当地的民谣有了“初体验”。

李荣辉既是一名手工艺人,还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客串过“细什番”的鼓手。

石浦“细什番”在晚清时由福建传入,由打击乐器(鼓、锣、钹等)与丝竹乐器(笛、箫、琴、弦等)组合演奏,从中可以感受到特有的民间曲调和海洋文化特征。

“细什番”一般还会搭配渔灯、龙灯、车灯、马灯同时演奏,配合特色的渔家歌舞,旧时广泛用于婚丧嫁娶奏乐,如今已较为少见。只有在开渔节等重要节日,老人们才会聚到一起演奏。

当李荣辉老人再次哼唱起记忆中的那些旋律片段,往日时光翻涌而起。

更让小河惊喜的是,与两位“宝藏老男孩”的相遇——“渔民号子”非遗传承人郑满江和“象山走书”非遗传承人陈永国。

小河与郑满江(中)、陈永国(右)

“渔民号子”,是在渔业生产的劳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传统民歌。郑满江一声响亮有力的“吔啰呵哎”,仿佛将在场所有人拉回到无垠的大海中央。在那个天象难测的年代,风云突变,马上返航,沉重的船锚需要立刻被拉起,生死就在一线间。团结、力量、节奏,缺一不可。或许正是这些造就了渔民的性格,相信人定胜天的同时,又满了对自然的敬畏。

有时,“渔民号子”也用来解除在大海上那漫长航程中的枯燥乏味。摇橹对唱,讲讲身边人和事,不乏诙谐。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手工化捕鱼作业逐渐被机械替代,“渔民号子”也逐渐失去了应用场景。小河邀请此行一同寻谣的小伙伴们一起,跟着郑满江老人学唱几句,一起在“渔民号子”的轻与重、快与慢之间,感受人与大海的相生相伴。

73岁的陈永国老人则更加“全能”,京胡、二胡、板胡、四弦胡、敲锣,样样拿手。开嗓的一首象山走书《东海渔歌》,刷新了大家对非遗的固有印象。

如今,渔民号子和象山走书,不时走进当地校园,让孩子们学习传唱。小河说:“民谣不是流行,是流传。”小河与他的“寻谣计划”,也正是希望音乐能够回到生活。

为了解更多的故事,寻访途中,小河提出,想去陈永国老人家里看看。于是,众人前往延昌老街,这是一个在地图APP上都搜不到的街名,只有老门牌上写着“延昌街”。

走进陈永国的家,老人的精彩过往被一一挖掘。原来,他不仅仅能写词、画画,一把把精美的乐器,竟也出自老人家几十年来自己的手工制作。

“海螺声声震天响,十万渔民上战场,战场就在嵊山洋,东海洋上有名望。”为了便于教给孩子们传唱,小河提议,这四句词,不妨重新进行编排创作。

现场,小河取出他的中阮,陈永国则拿起心爱的板胡,两人就在街边弹唱了起来。“寻谣计划”的其他小伙伴临时客串起了打击乐手,操弄着鼓和锣。弦乐声、锣鼓声、渔歌声,配合得恰到好处。

广告
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小河与陈永国在街边弹唱

“现在大家做音乐,好像就是为了做一个音乐产品。我们其实不用管唱片录成什么样子,我们这一刻,让音乐响起,这就够了。当你唱歌的时候,你知道你在给周围的人带来很不一样的东西,这就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社会行为。”小河说。

TAG: s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