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热点

嘻哈和电音抢“饭碗”?这档音综有点看头!

 今日BGM,《Baby ,До свидания》, 朱恩池;张旸;刘炀在今天的主题开始前,大家可以先设想一个对话场景:十八世纪的古典音乐家贝多芬,遇到了当下最大势新能源车致敬的电力科学家特斯拉,和中国当代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如果他们在本世纪某一天坐在一起聊音乐,会聊些什么?贝多芬会认为:无法想象音乐不再诞生于乐手,而是诞生于机器。特斯拉会认为:人工智能时代10年内人类取得的成就,将远超过去1000年的总和……郎朗会认为:人们习惯原有规则时,会有出现一个竞争者加入这场赛跑……很明显,他们尊重每个人说话的权利,但意见并不统一。圣经旧约里说,因为没有共同的语言,人类无法团结起来建造通往天堂的高塔。而看完这期新鲜出炉的电音音综《星电音联盟》,我才意识到:节目里起这么多“内讧”,正好说明他们还没有“共同的语言”。各位选手、主理团,全程针尖对麦芒,展开一系列相当锋利的争论:“这么多嘻哈歌手是来抢饭碗的吗?”“这还算得上电音综艺吗?”“挂电的rap也算得上电音吗?”简直火药味十足,丝毫不亚于上一季。这一期《星电音联盟》,恰好引发了更深度的思考:虽然这是一档电音节目,但电音真的有生存空间吗?节目看下来,冲突性是这一期最明显的色彩,时不时让我捏着一把汗;但思辨性才让整个节目做到了升华。

作为一门极具包容性的音乐流派,电子音乐顺工业和科技的东风而起,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和发展。只需回忆上世纪末就能发现,来自欧美的New Order、Daft Punk,来自日本的平泽进,都是世界电子音乐领域里程碑式的人物。而在咱们的互联网世界,上至齐泽克、下至马保国,“万物皆可电音”成为一句调侃,足以说明具备成为亚文化载体的潜力。但在《星电音联盟》这档电音综艺中,电音和嘻哈两派始终在擦枪走火。和上一季一样,这次的节目阵容,继续保持各个门派林立的姿态。选手团完全是爆点集结的区域,比如这几位一开始就抓住我眼球的选手:说唱派里,台风强势、扬言两个打不过他一个的叨叨(Doggie),《说唱新世代》里表现亮眼的元气大主唱石玺彤等等,都来势汹汹;电音派里,直言不讳、金句频出的宝藏兄弟BEAUZ),一曲特雷门琴惊四座的陈笑(Emi)等人,专业的态度也呈现出“大招在握”的感觉。

只是在节目前半段,选手李佳毅(SiEYA)就尖锐地提出:“有话直说吧,我想呈现的电音不是挂电的说唱。”从这个环节开始,节目的氛围时不时滋生出一种走钢丝的紧张感。

然而这场矛盾,到后半段临时组队限时创作环节,才算正式交战:Doggie、石玺彤等嘻哈歌手组队的舞台,不出意料结合了他们说唱的老本行,但还加入了摇滚的元素;半个小时的限定时间,他们在beat和vocal上的安排下足了功夫,整场舞台活力充沛、发挥稳定,获得了主理团和现场观众的满堂喝彩。不过意外的是,陈笑、杨近川等专业电音音乐人组队的舞台,出现了电脑、工程文件等方面的问题。

舞台上一曲古筝带来的华丽开场,让我以为他们能漂亮地扳回一城,却突然发生了表演失误,整场舞台瑕疵不少。

很明显,观众和选手的反响也不如嘻哈组热烈,但失误包括主客观原因,必然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场面。

当然,电音人内部早都多次表态:节目里的竞争本身就是让人质疑的。明确表示不和rapper合作的陈笑,继续延伸了李佳毅先前的疑问:“也许一个DJ搭一个rapper赢面更大,但舞台上太多说唱了,我希望这是一个电音的舞台。”不过早在限时创作组队时,电音组合宝藏兄弟就直言“道不同不相为谋”,甚至一度激烈到提“退赛”的地步。

我欣赏陈笑专业的乐器演奏能力,也赞同宝藏兄弟想发展电音的责任心。

强调电音的纯粹性,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发展为一门大众文化的前提,也是要先让大众听得到吧?不论是在场观众的反应,还是节目上映后乐评人的反馈,都能说明嘻哈和电音的融合是喜闻乐见的啊!再者,既然电音能无缝融合迪斯科、摇滚、国风,而且早有成熟的流派和案例,为什么就不能融合嘻哈呢?小众事物如果连“让大家看到这一步”都迈不出来,先在内部“绞杀”自己,还谈何发展这门文化呢?第一扇门都没有打开,没人会探索门里面还有什么东西。

这次的主理团,加入了流行音乐前辈凤凰传奇、从偶像转厂牌主理人的黄子韬、新锐说唱歌手马伯骞、百大DJ之一的R3HAB等。

与选手的针锋相对比较,主理团成员动辄尖锐的发问也是节目的一大看点。

“你们嘻哈界是不是太堵了,来这里抢饭碗的?”这句犀利的锐评,正是出自凤凰传奇曾毅之口。

早已刻入国人音乐DNA的凤凰传奇,近期恰巧在巡演,重新唤起了大家沉睡的音乐记忆。这次又参与以电音为主题的节目,不得不说,我发现他们不会拒绝行业里出现新事物,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姿态。面对选手的表现,曾毅也给出了更客观的评价:嘻哈到底能不能融入电音,取决于音乐人的实力够不够。不得不说,一开始在黄子韬身上,我没有看出他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毕竟只是嘻哈跨界到电音。但面对电音人“这里到底是不是电音舞台”的疑问,黄子韬那句毫不留情的“第一季黄掉就是因为太多DJ打碟”,出乎了我的意料。尽管有自己旗下的艺人,但这档节目中,他始终在呼吁电音更包容多元,希望给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多一点机会。“不是只有打碟才是电音”的定义,正好打破了电音在我印象里的刻板印象。当下不论大众还是小众的文化,都处于相互融合的趋势,关于纯不纯粹的讨论已经显得太过“原教旨主义”。正如黄子韬所言:一切包容性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况且在如今商业化的背景下,音乐早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涉及版权、市场营销和商业利益等方面。这也导致了音乐市场的垄断和同质化,一些商业化成功的音乐风格占据了主导地位,让更小众的音乐形式难以发展和推广。离开嘻哈与电音的冲突,其实不难看出,节目中明明有很多像鑫白楠子传奇、“刘老师组合”这样百花齐放的结合。因此,如何在音乐产业中找到文化与商业之间的平衡,也体现了《星电音联盟》对行业本身的深度思考。近期《乐夏3》正在预热中,大大小小的音乐节已经从都市开到县城,不难看出摇滚已经与文化消费息息相关;至于嘻哈,也早都在《中国有嘻哈》《说唱新世代》等多档音综下频频出圈,颇有“地下转地上”之势。并不是说音乐商业化就可以更安全、更赚钱、更博眼球;只是如若求发扬谋发展,也得先做到生存下来。摇滚和嘻哈已经先后在如今商业化的土壤中扎根,成为文化消费的一部分,也尽可能在保持本色,我想对电音而言这也是一条走得通的路。理念普及是好事,真实困境引起讨论更是好事,这是我看完这期《星电音联盟》分外激动的原因。打破音乐之间的界限,实现电音“破圈”,这是节目的初衷;而音乐,不就是为了带给人快乐和能量、初心和决心的吗?

作为音乐门类的同时,电音本身的元素也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除开节目本身,如若仔细发掘,会发现国内并不缺乏好的电子音乐。因单曲《人间地狱》被选入《隐秘的角落》原声带从而出圈的电音音乐人Anti General,曾与多名电音音乐人联名发行过一张名为《武林》的电音专辑。整张专辑以武侠故事为概念,将古筝、太鼓、唢呐、笛等国乐元素,和trap等火爆的电音类型熔铸一炉。其中最惊艳的单曲莫过于《七截阵》,从开头危机感的筝声到结尾悠扬的笛声,就像故事结尾天光放亮,却也打开了下一个故事的开端。听过这张专辑,“到底什么样的电音才是纯粹电音”这个问题,将不再需要标准答案。此外,国内不少运用电子元素的乐队,也足以说明电音在其他音乐流派中的可能性。比如国内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乐队——超级市场1998年,他们就已发表首张专辑《模样》,这张专辑被公认为是内地电子乐的开山之作。去年他们发行的专辑《2022我们零零碎碎的》也值得一听,全专基调细腻苦涩。全专没有文字介绍,电子音里烘托出的场景和共同创伤,却似曾熟识、不言自明。再比如成立于2018年的年轻乐队声无哀乐,风格颇有“电子观音”的味道。乐队名取自嵇康《声无哀乐论》,古筝是整个乐队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相当鲜明的元素。不过听了这首《飞升》,会发现有细碎的电子音穿梭在古筝厚重的大框架中,密织又交叉,如同函数图像般精巧。可见,不论这些乐队走什么路线,他们都不会拒绝元素的融合,反而致力于锦上添花的效果。再想到《星电音联盟》当中针锋相对的时刻,我突然觉得那些对电音和嘻哈探讨都是有意义的。况且节目的火星四溅,正好掀开了他们从事音乐的冰山一角,让作为观众的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艰辛。虽然这一路上注定有很多误解和分歧,但是在《星电音联盟》里,我看到了他们努力前进的样子。节目里的选手敢于剖析行业问题的严肃态度,也让我印象深刻。

这档节目让我相信:有这么一群人是真的想让电音这种小众音乐“转地上”,让好的电子音乐进入大众视野。作为一位电音听众,我也开始衷心觉得:这一次,电音文化一定可以通过这档节目打开一条路子。来自不同赛道的他们创造出一门通用的语言,用音乐建造出一座通往人工智能的巴别塔……这将是我们这些热爱音乐的人,都期待看到的场景。

只需三步,就可以将摇滚客绑定为你的星标,不错过每一篇精彩。

第一步:点击页面最上方的「摇滚客>」

第二步: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第三步:设为星标

《乐夏》网传阵容流出,新一季还是神仙打架!

12年前,他拍完了乐队们阳光灿烂的日子…

四提戛纳影帝的他,在辛爽的剧里演成疯魔

拟态豆角 | 策划拟态豆角 | 撰文拟态豆角 | 排版喜欢这篇文章的,点击下方在看
TAG: s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