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热点

没想到(和声公共课教程声音共和live house)和声共振赓续历史文脉

原标题:和声共振赓续历史文脉

原创更突出、形式更鲜活、影响更广泛,第九届济南国际合唱节“二安”诗词原创合唱作品音乐会的成功演绎,标志着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济南市音乐家协会在文化传承创新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也是助力提升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生动实践。

在晚风与虫鸣中,一场群声相和、婉转悠扬的合唱音乐会点亮了济南的秋夜台上,济南大学音乐学院“山东泉城”合唱团以一首含蓄动人、唯美隽永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拉开了“二安诗词”原创合唱作品音乐会的帷幕;台下,座无虚席,观众凝神聆听着音乐,时而小声跟唱、吟诵诗词。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声声低吟浅唱,诉不完千古才女李清照的婉约柔情;“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诗词,歌不尽民族英雄辛弃疾的爱国精魂。

“二安”诗词原创合唱作品音乐会 济南市文联供图在箫、笛、民族大鼓等古典乐器,与钢琴、提琴、小号等西洋乐器的交响声中,八支合唱团时而多个声部高低起伏、交错和鸣,时而气势全开、齐声放歌,歌声时而高亢嘹亮、时而浑厚低沉。

在男女中音极具立体感的混声中,观众们仿佛听见了擂擂战鼓,感受到了千年前古战场雷霆万钧的肃杀之气;在清亮动人的童声合唱中,一幅芳草秀美、恬淡闲适的村居画卷又在大家眼前徐徐展开艺术家们通过流动的音符和飞扬的旋律,唤醒了镌刻在每个泉城儿女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一首震撼人心的大合唱《如梦令》更是将现场的氛围推向高潮,整个音乐厅的观众都沉浸在这场极具艺术张力的视听盛宴之中。

“当我专注聆听合唱表演的时候,脑海中对诗词模糊的情感体会变得清晰、鲜活起来”一位听众在席间的感慨,道出现场很多人的心声沉醉其间、礼敬先贤,词人的人生理想、报国情怀穿越千年,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安”诗词原创合唱作品音乐会 济南市文联供图泉城文脉灼灼其华,以原创音乐为媒介,浸润人心、滋养精神“二安”文化是济南名士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泉城大地上的精彩演绎“二安”开宗立派雄居中国词坛,其诗词创作灿若星河、博大精深,蕴含着深远的意境和哲思,并历经沧桑在千年的风云变幻中流传下来。

于“曲山词海”中映衬而出的,是济南儿女壮丽的家国情怀和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古典的,又与时代同美共生”,济南国际合唱节艺术总监、总导演陈雷介绍道,“充分挖掘‘二安’文化中蕴含的明德弘道、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大义,能够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在文艺惠民工作中持续发力,为广大人民提供奋斗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撑,契合城市发展的内在需要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精神。

”合唱作品规模集中、水平上乘,得益于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担当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创意和设计,亦需要俯下身子、精益求精地雕刻和打磨十多位济南知名本土作曲家、编曲家,合唱专家、教授以及“二安”诗词的研究专家、学者等组成创作团队,通过6个月的创作、排演和完善,才打造出这样一场汇聚了专业性、学术性和群众性的合唱盛会,其背后更是长达十年的构思策划、酝酿准备,这在济南原创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音乐会精选16首“二安”诗词原创作品,由童声、少年、青年、老年等不同年龄、不同层面的合唱团倾力献唱,演绎准确而丰富的艺术风格既彰显了老艺术家们的严格要求、执着坚守,更让广大观众看到了年轻一代文艺工作者的热忱和创新,在助推济南群众合唱艺术转型升级、市民音乐素养全面提升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二安”诗词原创合唱作品音乐会 济南市文联供图“二安”诗词登上合唱音乐会的舞台,使得高雅的艺术相融相生、相得益彰,焕发出新时代的奇光异彩“二安”诗词原创合唱作品音乐会作为济南国际合唱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平台、抓住机遇、打造品牌,极大地活化了历史诗词文化资源,以“合唱+诗词”的方式充分展现济南“二安”文化的诗性智慧和精神魅力,为打造全国“二安”诗词文化“两创”新高地挥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传播济南好声音。

在诗词词义、词韵与音乐的完美融合中,把精神内涵、思想韵味以及独特魅力用音乐语言和群声演唱的形式诠释出来,使其在泉城大地上传得开、唱得响,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夯实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推进中华优秀诗脉葳蕤蓬勃、赓续绵延。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和创新性”这种连续性,蕴藏在古墨飘香的诗词典籍里,洋溢在合声共振的音乐作品中,绵延在泉城泽被千秋的历史文脉里,更日益闪耀在诗城词都的精神生活中透过泉城浩如烟海的名家诗篇,侧耳聆听岁月悠远的回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蓬勃放歌,激荡悠久文明赋予的文化自信。

艺术语汇融合发展,视听科技赋能表达,济南广大文艺工作者必将接续奋进,在代代传承中汲古润今、守正创新,将璀璨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为加快推进“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贡献文艺力量(作者为济南市文艺创作研究院创作员)。

作者:孙茗琸 编辑:臧文涛 校对:杨荷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TAG: sd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