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资讯

墙裂推荐(知乎的创作知乎制作人)作曲,写段子,当知乎答主,他用有趣的心态生活 | 人物

文 | 陈茴茴今年2月,青年作曲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助理教授潘行紫旻的童声合唱作品《The Fate of Stars——星之命途》获得第一届莱昂纳多·达·芬奇国际合唱作曲比赛第一名该奖项是佛罗伦萨国际音乐节下设的一个面向全球的合唱作曲比赛,评委是来自美国、意大利等国的知名作曲家,评委会主席田志仁(Christopher Tin)在合唱领域很有名,数次荣获格莱美奖。

比赛结果揭晓后,潘行紫旻特意在社交平台Facebook(脸书)给田志仁发私信表示感谢(之前作品为匿名评奖)田志仁回复道:“原来《星之命途》是你写的,这是这次获奖作品中我最喜欢的”这样的评价,让潘行紫旻备受鼓舞。

作为近年来活跃于合唱音乐创作领域的青年作曲家,潘行紫旻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合唱团欢迎,也摘取了多项国内外闪耀的奖项他的合唱作品文学气息浓厚,有诗歌般的韵味,同时擅长对氛围与意境的打造、描绘人的细腻情感与丰富体验。

求学去更大的音乐世界

©Sarah Galli潘行紫旻出生于安徽芜湖他11岁那年,作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业余长号演奏家的大伯向他父母建议,让他学音乐大伯问他:“长号、钢琴、架子鼓,你选哪一个?”他说:“架子鼓”大伯回答说:“好,那就长号吧。

”在大伯的坚持下,他开始了长号的学习后来正是凭借长号,潘行紫旻走上了自己的艺考路考虑到自己的音乐学习背景,他没敢于去报考音乐学院,最终把目标选定为苏州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在苏州待的几天,嗜甜居多的当地菜让潘行紫旻吃不惯。

“一天三顿饭,连铁板牛肉都是甜的,如果住好几年时间,想来也不是一件让人轻松的事情”想到这里,他觉得华中师大是更好的选择成绩出来后,他的专业课成绩全省第一这时他才知道,华中师大那一年在安徽省音乐招考名额只有3个人,“如果考试之前知道这个招生人数,那我肯定不敢考。

”进校后,潘行紫旻认识了一位来自其他学院的音乐知识素养极高的朋友大学时大部分闲暇时光,他几乎都是在这个朋友的寝室里听唱片度过,把朋友的唱片——从巴洛克时期到现当代主流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包括能找到的中国现当代作曲家的作品——逐一听了个遍。

和这位朋友一起听音乐的历程,让潘行紫旻感觉自己第一次完成了全面的音乐启蒙,尤其是现代音乐的启蒙几年广泛的涉猎后,他开始有选择地听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或是寻找一些冷门自己又喜欢的作品来听尽管从小学习长号,潘行紫旻始终觉得长号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且长号相关的作品量少,无法与钢琴这样有着大量作品的乐器相比。

高中时他对乐理就特别感兴趣,自学了整本和声学教材那时冬天早上五点钟爬起来,躲在被窝里看和声教材,写四部和声题多年以后回想起这段经历,潘行紫旻自己都感到惊讶对音乐理论的兴趣和大量音乐作品的听觉积累,让潘行紫旻坚持在大三时转专业到了作曲班,由器乐表演方向改为作曲方向。

在华中师大学习的过程中,潘行紫旻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就业,当音乐教师?延续在学校乐团担任助理指挥的工作经验,当指挥?选择作曲或音乐学专业,继续攻读博士?经过反复思考,他最终为自己选择了一条难度颇高的路:去美国留学,继续学习作曲。

当时,他把几乎所有时间都放在了准备托福考试和写作现代音乐这两件事上凭借自己的作品集,潘行紫旻被美国多所大学录取最终,潘行紫旻选择了奖学金最多的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修读作曲硕士学位,同时担任音乐学院的助教。

“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最终坚持了下来”出国重塑专业知识体系

到了美国,潘行紫旻发现,托福或GRE成绩、作品集、面试成绩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申请材料,只是美国音乐院校录取学生的门槛,关键的考验在于入校一周后的摸底考试摸底考试内容除了乐理、和声、复调、曲式等音乐理论外,还有一门音乐史。

这门考试实实在在把他考住了,原本在国内轻松拿满分的音乐史,到了美国却让他一头雾水因为国内对音乐史的学习偏重于文字内容,以史料记忆和名作欣赏为主,而美国的音乐史学习方式更多考察专业分析能力譬如给考生一份总谱,让考生分析可能是哪个时期、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并说明理由。

这种教学思路和考试方式是自己在国内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潘行紫旻回忆,第一次摸底考试时,早期音乐和巴洛克音乐两个部分自己算是彻底“挂掉”了这次挂科重塑了他对音乐史的认知——不是简单了解作曲家生平、听听代表作就可以的,要通过音乐分析的方式,看到音乐创作、音乐形态在不同时期的演变构成,作曲家只是一个附带的载体。

这样的考试内容和方式极为专业,广度和深度也是他之前未曾接触过的这也让他意识到,自己之前在这方面的学习并不好,需要花更多精力去恶补如果问他留学美国最大的成长是什么,他觉得系统专业地重新学习了一遍真正的音乐史,是在作曲专业理论学习外最大的收获,这帮助他扎实建立起对整个音乐学科知识体系的了解。

北爱荷华大学进行音乐史教学的是一位非常严谨的教授,她的每门课结业时都要求学生递交一份至少20页的论文,而且不管是作曲理论、音乐学还是演奏方向,所有学生都用一个高标准来要求潘行紫旻陆续选了她的三门课,第一门成绩为B-,第二门为B+,第三门最终拿到了A-。

虽然老师平时从不夸奖学生,但潘行紫旻从老师给自己的成绩里,感觉她还是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这位老师教会了我音乐的研究方法,怎么用正确的视角看全局,怎么学习创作上的东西”获得美国北爱荷华大学作曲方向音乐硕士学位后,潘行紫旻进入美国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修读作曲博士(PhD)学位。

2018年博士毕业后,因在留学期间已积累了不少由中国合唱团委约创作的经验,他选择回国发展,专注于教学和创作创作技法与巧思的结合

潘行紫旻迄今创作作品逾80首,以合唱作品居多,也有室内乐、电影配乐等他也是国内乐谱销量最高的合唱音乐作曲家之一2012年,潘行紫旻在美国北爱荷华大学读研期间,国内合唱指挥周锴邀请他为自己的合唱团写一首合唱作品,他的首支合唱作品《诗I》由此诞生。

这首作品的风格受到俄国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歌的影响,也是惟一由他自己作词的合唱作品2013年,这首作品获得第二届国际合唱联盟国际合唱作曲比赛荣誉奖作为国际权威和高水平的合唱作曲比赛,这届比赛共收到全球几百个参赛作品,最终有6个作品获奖。

获奖作品获得在全球范围内安排演出的机会,并由德国朔特出版社出版乐谱

潘行紫旻作品《诗 I》封面2015年,受复旦大学Echo合唱团委约,潘行紫旻为复旦大学校庆创作了《今生永相伴》翌年又受该合唱团委约创作合唱套曲《花的诉说》2018年,他凭借这部合唱套曲获美国奖(The American Prize)合唱作曲第一名。

这部作品后来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第四首《蒲公英》至今售出了几万份,被演出五百余场,同时被多伦多大学女声合唱团、西安大略大学合唱团、北卡罗莱纳大学合唱团、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室内合唱团、波兰格但斯克大学合唱团等国外合唱团演唱。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是很多国外合唱团所演唱的第一首中文作品上海春天少儿合唱团演唱《蒲公英》(指挥:徐亮亮)广东实验中学合唱团指挥谢明晶也是从《蒲公英》认识潘行紫旻的《蒲公英》带给他一种唐诗的吟诵感与优美的画面感,“潘行老师是少有的年轻、有文学品味的作曲家。

”选择蒲公英为创作意象,与潘行紫旻当时的心境有关蒲公英看似自由自在,但其实并不自由,既不能决定自己什么时候起飞,也不能决定飞到哪里、落到哪里当时他在美国读博,不知道自己今后的人生要到哪里去今天遇到的人,明天也许再也不会见面,这种感觉就像蒲公英一样,充满不确定性,但又倔强地暗含着一丝对未来的期望。

合唱指挥家苏严惠与其带领的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是演唱潘行紫旻作品最多的指挥和合唱团“除了潘老师毕业回国后就在我们音乐学院任教4年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我们不断受他作品吸引并深深地喜爱”苏严惠说,“潘行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合唱创作新时代的一种新风格,他很好地融合了中国文化的典雅、克制和写意……他的总谱标记之规范、清晰与细腻是天花板级别的,这代表了作曲家对所有演绎的细节均有内心音响的标准。

”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演唱潘行紫旻作品《云中》潘行紫旻也创作器乐作品,为长笛和钢琴而作、后被奥地利格拉茨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图书馆收录的《怪谈》,获2014年美国长笛新音乐基金会作曲比赛奖,并在美国、英国、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希腊等多国专业音乐节上公演。

谈及创作合唱作品与器乐作品的不同,潘行紫旻说,“两者的演出群体不同,人声是天然有一些限制的为器乐创作的时候,你可以更多地去挑战演奏者但为合唱创作时,如何避免无谓的技术难度,同时还要尽量让音乐有表现力,才是体现作曲水平的重要方面。

”他写合唱会找三个平衡点,一是合唱团的表现方式、表现习惯和表现能力,二是听众的接受能力,三是他想表达的东西,作品是这三者之间的一种平衡面对同一部合唱作品,作曲系教授可能会从学院派的角度提出各种修改意见,而与许多一线合唱指挥的合作,让潘行紫旻获得了很多“合唱作品怎样写合唱团会更好唱”的实用经验。

很多人都会问潘行紫旻关于灵感的问题,在他看来,灵感可遇而不可求,扎实的专业素养才是创作的基本保障作曲是一个比较严肃而系统的学科,音乐创作需要经过长期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训练才可能逐步提高“如果作曲主要靠灵感的话,那它是教不了的,作曲也没有必要作为大学中一个完善的学科体系存在了。

”他认为,音乐创作主要还是靠作曲家对理论知识和各种技法的掌握生活做一个有趣的人

在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任教4年后,潘行紫旻赴新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担任作曲理论学部助理教授潘行紫旻认为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年纪尚轻的自己从中可以学习很多东西,并总结对今后教学和创作都有用的新观念。

不用一种固有的桎梏限制自己,似乎是潘行紫旻的一种人生态度,任何一种方式,都是体验人生的触角年少时,音乐并不是潘行紫旻最初的梦想中学时的他沉迷于读书,并尝试写小说,以为自己今后会成为一个作家他看书很杂,钟爱19世纪欧洲文学,如狄更斯、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司汤达等作家的小说;此外,也会凭兴趣不求甚解地看很多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比如尼采、勒庞和托克维尔的代表作。

工作以后,阅读和写作的时间少了,但他还是会精心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心中有关文学的梦,就像一个小火苗,时不时会烧得旺起来,总之一直也没有消失,“有人说我的音乐像抒情诗,可能是我在用自己的方式做一些文学上的补充吧。

如果今后有机会,我还是想写小说的”最近这些年,他最喜欢的作家是创作了《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美国黑色幽默风格作家约瑟夫·海勒文学与音乐相通,沉浸式的阅读中,他发现,有的时候一部精彩小说的结构感,与音乐作品中的曲式思维惊人地相似。

在互联网问答社区平台“知乎”的音乐领域,有一位名为“圭多达莱佐”、认证信息为“作曲家”、标记“三角铁十级”的优秀答主,他拥有近50万的关注者,获赞数高达三十多万次这是潘行紫旻在作曲家、助理教授之外,拥有的另外一个身份。

最初开始在知乎写专业内容是在他留学美国期间,因其专业见解,近年这个知乎账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解答各种音乐专业的问题,不仅对他人有所帮助,他觉得对自己也是一种专业知识的梳理在他的知乎账号里,获赞最高的问题是:“学作曲的人毕业后都怎么样了?”潘行紫旻的回答以一个有趣的段子开头:一位重度音乐爱好者的朋友(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位大学挚友)买完碟后打车回家,与出租车司机聊古典音乐,发现对方的见解特别专业,最后得知司机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的作曲系。

段子讲完,他开始认真地从专业角度回答题主的问题最后依然回到段子,以自己留学美国的经历为例——“出国读博的好处,是可以锻炼车技,因为在国外生活大概率是需要开车的如果在作曲圈和教育圈都发展得不太成功,转行做出租车司机也比较容易。

”这充分发挥了一位具有作曲知识背景的段子手的功力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阶段,都会有压力很大的时刻他为了对抗压力,“有时候会刻意让自己变得有趣一点”

潘行紫旻在犹他州潘行紫旻读博的犹他大学所处的犹他州以极其壮美的自然风光出名潘行紫旻在读书和创作之余,时常会一个人开车在犹他州的公路上狂飙,欣赏沿途各种奇异的地貌他也有一个习惯:当自己完成一部比较重要的作品时,会去盐湖城周边人烟稀少的自然公园小住几天。

身处旷野,大脑才能被放空这种放空,也是长期创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作为作曲家、知乎答主还是段子手,潘行紫旻都在用他细腻入微的触角和用各种趣致的方式去体验生活从繁忙的工作中挖掘有趣的视角,也是让他保持创造力的有效方式。

- THE END -长按识别下方图片二维码订阅 音乐周报

 热门文章精选 音乐表演专业博士学位新设置,如何培养?北京明年开启艺术统考,全国艺考进入“统考时代”连弹4个半小时,为什么王羽佳能刷新钢琴界“天花板”?音乐高校跨学科新专业火了视唱练耳,规范学音乐的一把钥匙

四十载军旅艺程,五次天安门庆典,他以零失误率指挥军乐团为祖国献礼 | 人物新课标来了,音乐还是听觉艺术吗?| 争鸣金钟奖钢琴冠军孙麒麟:舞台是检验作品演奏的最好标准张国勇:谈谈职业病歌剧导演陈蔚:歌唱的审美误区、提高方法与三种境界

Q:想订阅《音乐周报》?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Q:想投稿?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Q:想合作?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

TAG: sd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