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热点

难以置信(双管制乐团双管编制管弦乐队总谱制式)作曲系作曲技术理论“知行”实践课堂之五——双管编制管弦乐队配器作品排练展演成功举办

点击蓝字  关注西音作曲系      2023年6月15日至16日,在西安音乐学院学术厅西二排练厅成功举办了两场作曲技术理论“知行”课堂之五“配器实践课”,主题是“双管编制管弦乐队配器作品排练展演”这两场讲座是由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和管弦系共同主办,作曲系理论教研室和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共同承办的。

由作曲系青年教师雒鹏翔主讲,交响乐团驻团指挥樊依蕃带领乐团的同学们对作曲系2019级10位同学的配器作品进行现场的排练与展演讲座现场座无虚席,作曲系教师们和全校各专业学生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本次配器实践课分两场进行,第一场内容主要以贝多芬的三首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呈示部为例,进行配器技术理论讲解和展示;第二场内容排练展示了七个作品片段,配器改编自门德尔松、舒曼、格里格三位作曲家的作品。

      第一场配器作品有孔浥宁配器的贝多芬《第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王亚婷配器的贝多芬《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曹智杰配器的贝多芬《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      首先,雒老师概括性地谈到了她对本次活动10部作品进行修改的三个侧重点和思考。

其一是对于作品整体音响布局的调整,她强调在为一部完整作品或相对结构较为完整的作品片段进行配器,对于作品整体音响的宏观布局是极为重要的,这种整体音响观念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一部作品横向音响色彩的对比设计她进一步指出。

不同的乐思陈述方式,对于音色的呈现方式,管弦乐织体因素的强调,音响的呼应、转接和运动,以及不同类型力度变化的配器处理等,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同的其二是对于作品局部音色呈现方式的调整,强调一部作品中对于纯音色与混合音色的运用是要力求平衡的,让乐队音响表现的更加干净、细腻、精致,丰富多彩。

其三是对于力度标记、表情术语、演奏技法等相关标记的细化她提出这一点是配器练习过程中最难做到的,希望每个作曲学生都能以此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对于乐队音色、音响的感知、运用和掌握具体就是在管弦乐织体的不同层次中,根据各织体因素的主次关系、及各自在表现上的要求和音响平衡的需要,调整不同织体层的演奏力度,以进一步增强织体的层次感,使色彩变化更为细腻、丰富。

      其次,雒老师对每一首作品主要结构部分的配器技术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解,通过图谱和音响相结合的方式,为大家展开论述了对于一部钢琴作品,是如何通过配器技术对音乐中的不同织体类型、不同乐思陈述方式、不同力度表情等音乐要素进行“交响化”处理和思考的,力求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达到良好的音响效果和乐队表现目的。

现场同学们通过聆听和对比同一部作品的钢琴版本和乐队版本的音响表现,直观感受不同配器技术对于作品音响的塑造和意义

      在第一场讲座最后,雒老师热情邀请作曲系韩兰魁教授为大家分享几点他在几十年来从事音乐创作、作曲教学和配器教学中的宝贵经验和心得体会韩老师非常肯定本次举办配器实践课对于在校学生作曲技术理论学习的意义,谈到在配器教学过程中还要为学生们建立起一种学术性的史学观念,要强调不同历史时期的乐器革新、作曲家在音响观念及审美情趣上的变更等因素,对于不同配器风格的演变历史所起到的决定性影响。

随后作曲系主任吴延教授也谈到作曲系和管弦系共同联合主办本次讲座对于作曲系作曲理论教学的积极推动作用,强调在教学中扩展艺术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感谢管弦系对作曲系各项实践活动一如既往地支持✦  ✦

      第二场配器作品有李千汐配器的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1-26小节片段),兰天配器的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27-51小节片段),姜唯佳配器的舒曼《蝴蝶》之10,孙丽晖配器的舒曼《蝴蝶》之11(1-31小节),张晋源配器的舒曼《蝴蝶》之11(32-67小节),郑润泽配器的格里格《国歌》,冯硕配器的门德尔松《葬礼进行曲》。

      雒老师在第二场实践课讲座中,主要对七首作品所涉及的三个配器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分别是模仿性复调写法的音色配置、调式和声色彩与宏观音响结构布局对于音色配置的影响,以及对作品气质与风格的把握。

      在讲座最后,雒老师也邀请担任本次活动的指挥樊依蕃老师向大家分享一些他在指挥和排练这些配器作品时感受到的不足或建议,樊老师谈到,在配器过程中,同学们需要熟悉和扎实掌握不同乐器自身的性能、特性,需要在写作中多考虑实际乐器演奏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如此才能发挥好乐队的整体表现力,将创作与实际演奏之间的沟通难度弱化。

此外,雒老师还邀请高永谋教授与刘铮教授谈谈他们在多年创作和配器教学中的感悟、感触,两位老师都强调了在配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肯下功夫,认真钻研经典名作,将文献作品中优秀的写作技术和音响效果铭记在心里,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的音乐素养,培养良好的内心听觉和艺术审美,如此在创作中才能将这些积累潜移默化地转化为音响观念和写作技术。

      两场内容丰富、无比精彩的配器实践课,从理论与实践双重角度为师生们带来了诸多思考和启发,使大家能够在实践中获益和成长,通过“活学”而达到“活用”的目的,使作曲技术理论学习最终能转化为促进音乐创作的内在动力和养分。

同时,使作为国家级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在学院学术交流、学科建设、教学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能够发挥出积极引领的带头作用

审核:马波、吴延文字:王亚婷编辑:谢迎春微信号|西音作曲欢迎关注呐~

TAG: s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