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馨仪演唱上音“学院奖”一等奖作品、邵跃哲的《我不知道风》文 | 纪晨4月13日晚,第七届上海音乐学院“学院奖”作曲比赛决赛暨纪念杨立青先生诞辰八十周年音乐会在贺绿汀音乐厅举行最终,作曲指挥系大二学生邵跃哲的作品《我不知道风》获得“学院奖”一等奖。
同时,《我不知道风》的演唱者侯馨仪获得了最佳表演奖邵跃哲深感,“通过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创作要遵从自己的本心,不能带有功利心”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不同比赛不同方向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的学生们心里,都有一份“参赛列表”在这张列表里,一定少不了两个校内作曲比赛的名字:“百川奖”和“学院奖”上海音乐学院的“百川奖”创建于2009年,比赛通过将中西乐器的融合,寻求富有音乐性、探索性的新作品。
2016年,上音创建“学院奖”,考虑到要与其他作曲比赛、活动在编制上有所区分,“学院奖”最终将比赛方向确定为艺术歌曲上音作曲指挥系主任周湘林表示,“首先,艺术歌曲的受众广,演唱者众多,无论是专业从业者、声乐学子,还是业余爱好者都能演唱,是一个重要的体裁,因此需要学生们重视,愿意为之创作新作品。
其次,人声与钢琴刚好是作曲专业的学生最先接触的创作方向,是本科一年级的课程内容但并不是之后学了更复杂的编制,艺术歌曲的创作就不重要了我们希望通过每年的‘学院奖’,让学生们依然保持对艺术歌曲的创作热情”该赛事编制的设定,让作曲专业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乃至其他专业的学生都能参加,这让“学院奖”成为学校里参与度最高的作曲比赛。
此次比赛是2022年“学院奖”比赛,受疫情影响活动几次更改决赛音乐会时间,最终延期至今年4月举行去年是上音老院长杨立青诞辰八十周年,上音专门举行了纪念杨立青学术研讨会和杨立青作品音乐会周湘林介绍,杨立青创作的艺术歌曲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因此用上音参与度最高的“学院奖”作为纪念老院长的活动也是颇有深意的。
“去年11月,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林华迎来八十寿辰,上音专门为林华教授举行了‘八十华诞书展暨作品音乐会’”本届比赛,周湘林特意邀请林华任“学院奖”评委会主席,“林华和杨立青曾经是同事、好友,这也是一种特殊的纪念方式。
”在决赛评委阵容方面,周湘林专门挑选了作曲指挥系中擅长创作艺术歌曲的徐坚强、赵光、吕黄、于阳四位教授担任决赛评委;同时,还邀请上音声乐歌剧系教授宋波、李秀英担任决赛评委,“艺术歌曲一定离不开歌唱家的演唱,学生们应该了解什么样的作品是歌唱家们喜欢的。
”用实力得到老师们的关注
邵跃哲《我不知道风》获上音“学院奖”一等奖此次在“学院奖”中担任评委的李秀英非常喜欢一等奖作品《我不知道风》“作曲者挑选的诗歌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现代诗的诗句也贴近现代人的语言对于歌者而言,更容易投入情感,也更能让观众与作品产生共鸣。
在音乐上,能感受到这位小作曲家对于人声的了解度、把控力都比较全面,让歌者的声音在作品里游刃有余,并且体现出女高音声音的线条美作曲者将文字的情绪、语气转化成旋律,歌唱性和旋律性都很好”音乐会结束后,李秀英专门找到了一等奖作品《我不知道风》的作曲邵跃哲,和这位本科生加了微信,“他的作品特别让人有记忆点,听完让人忍不住回味。
所以和他加上微信后,我也向他要到了总谱和录音,希望自己能好好研究一下这首作品,也希望我的学生们可以学习它,并在之后的各种演出甚至比赛中使用”李秀英介绍,第五届“学院奖”一等奖获奖作品《南柯一梦》如今已成为声歌系中很多老师和学生们都喜欢的一首作品,广为流传,“说不定未来也会有声歌系的学生用‘学院奖’的作品去参赛,让更多人听到这些有想法的新作品。
”已多次担任“学院奖”评委的李秀英认为,这项赛事“整体创作质量越来越高”她也期待未来可以举办一场“学院奖”作品音乐会,把历年获奖作品在一场音乐会中集中展示,“这样可以把好的作品通过演出让更多观众听到”“学院奖”比赛让上音声歌系的教授关注到作曲系本科生,而声歌系研究生侯馨仪也得到了周湘林的关注。
“去年当代音乐周的声乐专场音乐会上,她演唱了赵光的《致世博》”这次“学院奖”决赛音乐会上,侯馨仪的表现再次给周湘林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女高音,她的声音非常好,在音乐会上呈现了比较完满的状态我和现场很多老师都很喜欢她的声音,也记住了她的名字。
”有趣的是,2021年“学院奖”一等奖作品同样由侯馨仪演唱,可见一位好的演唱者对于作品的呈现至关重要多年来,入围“学院奖”决赛的作曲者需要亲自为决赛音乐会寻找演奏者和演唱者,这个过程也加深了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联系,同时锻炼了作曲者的沟通能力。
周湘林深感,“为一部作品找到适合的演奏者、演唱者,对作曲者来说很重要作曲者要清楚什么样的声音最适合它,这也是一种能力,同样需要锻炼”艺术歌曲需创作者思虑周全“创作不能有功利心,要写自己心底最想表达的情感。
”这是此次“学院奖”一等奖获得者邵跃哲的心里话此次是他第二次参加“学院奖”比赛,“大一时,我特别想写出一部能在‘学院奖’比赛中获奖的作品”抱着这样的心态,他“闷头”写了好几天,但最终作品没能入围决赛去年春年还在疫情期间,邵跃哲住在上海的家里,每天只能在房间里活动,有时他会打开窗,感受风的存在。
于是,他想要创作一部关于风的作品邵跃哲选用了徐志摩1928年创作的抒情诗《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这是诗人在经历人生种种挫折、痛苦与思索后所作,表达了追求“回到生命本体中去”的诗歌理想,“这首诗歌共六节,每节的前三句相同,辗转反复,很适合音乐的发展。
整体呈递进状态,逐渐走向高潮”在周湘林看来,艺术歌曲的创作,首先要遵守艺术歌曲的创作规范,“艺术歌曲是为人声而作的,因此作曲者要对人声有特别深入的了解”作品要突出歌唱性,在歌唱性中又要照顾到演唱者的呼吸、咬字、发音、语言节奏和韵味,这些都需要创作者思虑周全。
《我不知道风》能获得一等奖,正是在创作上达到了如上要求此次获奖作品的合作钢琴演奏者马畅,是邵跃哲的多年好友,“因为我们互相很熟悉,他能理解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而演唱者侯馨仪是同学向邵跃哲推荐的,“她是声歌系中很擅长演唱艺术歌曲的学生,专业能力很强。
”当三人把力量用在一处,只想把作品更好地呈现出来的时候,就造就了一部佳作“感谢两位同学的帮助,感谢评委老师们的认可通过这次比赛,我知道了创作要遵从自己的本心,不为了比赛名次,真诚地表达情感这份真诚,听者是可以感受到的。
”- THE END -长按识别下方图片二维码订阅 音乐周报
热门文章精选 音乐表演专业博士学位新设置,如何培养?北京明年开启艺术统考,全国艺考进入“统考时代”连弹4个半小时,为什么王羽佳能刷新钢琴界“天花板”?音乐高校跨学科新专业火了视唱练耳,规范学音乐的一把钥匙
四十载军旅艺程,五次天安门庆典,他以零失误率指挥军乐团为祖国献礼 | 人物新课标来了,音乐还是听觉艺术吗?| 争鸣金钟奖钢琴冠军孙麒麟:舞台是检验作品演奏的最好标准张国勇:谈谈职业病歌剧导演陈蔚:歌唱的审美误区、提高方法与三种境界
Q:想订阅《音乐周报》?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Q:想投稿?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Q:想合作?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