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这都可以(法国组曲第四首钢琴谱法国组曲第四组bwv815第一条教学要点)四度返场、四首加演!这位法国音乐家在东艺助力“社会大美育”

马斯涅《沉思》、卓别林《微笑》、普契尼《我亲爱的爸爸》、帕拉迪斯《西西里舞曲》——四度返场、四首加演,近日,这些并未出现在节目单上的曲目,回荡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的1000余名观众耳畔这份浪漫的“诚意”,点燃了全场氛围:“Bravo!太精彩了,久违三年的回归首秀,卡普松用他美妙的琴声让我们感动到了!”继4月法国大提琴家戈蒂耶卡普松亮相上海音乐厅,成为3年以来首位登陆沪上舞台的海外艺术名家后,近日,他的哥哥雷诺卡普松来到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在浦东点燃了“法兰西之夜”。

当天上午,雷诺卡普松还出席了东艺举办的“东方美育思享汇”,响应上海“社会大美育”课堂建设,受邀担任东方美育艺术指导他说:“中国近年来的音乐艺术教育发展是惊人的,每一次到访中国都能看到国内在关于艺术审美、艺术普及、艺术教育上的丰硕成果。

”“我的根在法国,我最了解、最自信也最热爱的,仍然是法国作品”卡普松说在这场观众期待已久的独奏音乐会中,节目单上的三首作品,皆为三位法国作曲家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唯一作品,每一部作品都是经典之作卡普松用他的小提琴与他的钢琴家朋友吉绕姆贝隆之间默契合奏,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

作为音乐会开篇曲目,《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以变幻莫测的和声色彩,虚无缥缈的意境,使该作以其富有生气又哀婉动人的独特气质随后奏响的是拉威尔历时四年所完成的优秀小提琴作品典范《G大调第二号小提琴奏鸣曲》,将爵士色彩融入到了法国印象派音乐中,“趣味的持续性”音乐理念贯穿始终。

最后上演的是法国印象派先驱赛萨尔弗兰克的《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展现19世纪末独有的印象派和声语汇与传统古典和声语汇的巧妙结合,使这个乐曲具有了前两首作品不同的音乐性格“我非常喜欢上海这座城市在疫情之前,我几乎每年都会到访上海,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怎么看也看不够。

”卡普松在演出前接受采访时透露,他的演奏用琴同样拥有一段传奇的中国情缘这是一把曾属于“小提琴教父”艾萨克斯特恩的瓜奈利小提琴,此琴制作于1737年1979年6月,美国小提琴演奏家艾萨克斯特恩来到北京和上海,成为改革开放后首位来华访问的西方小提琴演奏家。

斯特恩的中国之行后被拍摄成电影纪录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向世界呈现了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2005年,卡普松把这把琴买了下来:“每次带着这把琴来到上海演出,都会激起我别样的情愫”见新观众,会老朋友,卡普松的上海之行格外充实。

在当天早上的“东方美育思享汇”上,他与享誉世界的大提琴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健重逢,卡普松高兴地表示:“我的第一张CD,就是与王健老师一起录音的!我对他十分感激,也期待我们能有更多合作”他还细数了合作过的中国或华裔音乐家,包括王羽佳、马友友,“我还很希望与郎朗合作!”此次中国之行,卡普松将依次前往武汉、天津、广州、上海、北京五地巡演,他说:“音乐应该是无国界的。

艺术家只有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才能迸发出更多艺术的火花”而对于上海的“社会大美育”建设,卡普松评价道:“这非常了不起!因为艺术是为所有人而准备的,但有时候人们找不到进入艺术的门道我们要做的是把艺术带到他们面前,让他们有机会能够接触音乐。

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美育的成功率就是100%!”

文字:曹之光部分摄影:叶辰亮编辑:吴婷*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TAG: sd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