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热点

张浩天钢琴独奏音乐会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数字技术为音乐赋能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0月3日,青年钢琴家张浩天在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上演了一场别具一格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北京国际音乐节将通过本场音乐会首次发布数字艺术收藏品,青年钢琴家张浩天、数字艺术家DaDa(笪秋焱)、艺术总监任冬生与现场观众一起互动,彻底颠覆音乐记忆的留存过程,带来新的音乐会体验。

本场音乐会中首次发布数字艺术收藏品,通过音乐演出、数字艺术创作以及NFT技术的结合,打造属于每一位观众的独特记忆。北京国际音乐节供图

北京国际音乐节在本场音乐会中首次发布数字艺术收藏品,通过音乐演出、数字艺术创作以及区块链NFT技术的结合,打造属于每一位观众的独特记忆。每位观众在获得音乐会实体门票的同时,扫描门票上方的二维码后,可至芭莎艺术数字世界领取音乐会专属的数字座席纪念票根。独特的加密技术,将音乐会的现场体验转化为独一无二的数字艺术收藏品,让音乐在现场的感染力得以保留并延展至数字世界。

数字艺术家笪秋焱的视觉艺术、艺术家任冬生的舞台设计与张浩天的现场演奏产生碰撞与交互,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融合,让古典音乐作品在跨时空的舞台上焕发新的活力。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感受此次音乐会的无界创意,北京国际音乐节联合芭莎艺术数字世界采取虚实结合的方式,将本场音乐会曲目之一《彼得鲁什卡》的数字艺术作品与精美的实物版画完美结合,让原本只可听、可看的艺术变得触手可及,在虚虚实实间贯穿整场音乐会体验。

青年钢琴家张浩天演奏的曲目聚焦于音乐史上的“改编曲”,这些音乐作品原本都为其他演出形式所作,但在本场音乐会中,都被移植到了钢琴演奏这一演出形式之上,张浩天的演绎充分展现了钢琴极大的可塑性以及表现力。音乐会首先上演的是由普莱特涅夫改编的柴可夫斯基极具盛名的《胡桃夹子》,普莱特涅夫的“改编曲”以《玩具兵进行曲》开场,接着是《糖果仙子舞曲》和芭蕾舞剧结尾的《塔兰泰拉》,之后是过渡性质的“间奏曲”(《穿越雪地的旅程》),然后是采自第二幕开场,颇具特色的两首舞曲,最后以芭蕾舞剧结尾的“庄严的行板”结束。乐曲中的音阶、平行六度和快速琶音,对钢琴家来说具有极大的技术挑战性。

接下来是由李斯特改编的舒伯特小夜曲,D.889。李斯特作为舒伯特的忠实粉丝,他将这首最初为男高音和钢琴演奏而改编为钢琴独奏版本,使其更具复杂性。而一直以高技巧著称的钢琴曲《奉献》也将亮相本场音乐会中,这首同样出自李斯特之手改编的舒曼声乐套曲《桃金娘》的乐曲,一直是钢琴独奏音乐会中最受欢迎的安可曲之一。李斯特的改编将迷醉、激情、执着与狂喜完美地融入其中。竖琴般的音型和铜管号角,赋予了钢琴丰富的管弦乐色彩,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情感强度。

进入音乐会下半程,由李斯特作曲的《爱之梦》在音乐厅中响起后,张浩天演绎了米哈伊尔·格林卡的歌曲《云雀》,格林卡的同胞米利·巴拉基列夫以这个简单而忧郁的曲调为基础,创作了一部技艺高超的钢琴改编作品。由斯特拉文斯基亲自执笔改编的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为芭蕾舞剧创作的《彼得鲁什卡》作为压轴曲目上演,斯特拉文斯基在阿图尔·鲁宾斯坦的指点下,将芭蕾舞剧的选段改编成钢琴曲,同样具有极高的技术难度,在张浩天的演绎中,使观众们感受到“改编曲”的独特魅力。

音乐会的最后,数字艺术家DaDa(笪秋焱)与青年钢琴家张浩天共同为现场观众准备了一个专属彩蛋,两位艺术家以《彼得鲁什卡》第一乐章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人物为灵感创作了三件数字艺术品,特别发行了三幅虚实结合的《彼得鲁什卡》系列数字版画,每幅全球限量发行100版。现场观众在观演结束后,便可于音乐厅外展厅欣赏到这三幅版画,并可优先购买。每幅实体版画不仅附有两位艺术家的亲笔签名,同时与一段26秒的数字艺术藏品共同承载着这场音乐会的永恒记忆。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刘军

TAG: sd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