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Bachtrack的统计,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维瓦尔第《四季》、亨德尔《弥赛亚》、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和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这十部作品依次是最近一年全世界各地音乐会被演奏最多的古典音乐管弦乐作品。
这份榜单并不是说所选的就是世上最好的十部作品,但至少是说明它们的受欢迎程度。古典音乐也有它的流行趋势,就像服装,每年都有其不同的款式、色系等流行趣味。这其中,票房毫无疑问是最决定的因素。没有马勒、布鲁克纳等大师的作品,也许会让某些人失望。但演出市场本质上也是一门生意,必须遵循经济规律。
我们精选了这些作品一年来最好的演出高清视频(二维码请长按进入观看),同时也提供最新发行的唱片试听。
01贝多芬第三交响曲
Beethoven Symphony No. 3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Op. 55,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03年至1804年间创作的四乐章交响曲。该作品是交响曲历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规模宏大、充沛有力、情感丰富、结合了诗意和力量,极具独创性,在当时不受观众接受和欢迎;但却是贝多芬最为钟爱的作品之一。现在它被看作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时常被认为是浪漫乐派的创始作品。原本贝多芬将该作品题献给他所钦佩的拿破仑,但因后者称帝,愤而改为“纪念一位英雄人物”。“英雄交响曲”(意大利文:Eroica)之名亦由此得来。
贝多芬早在1789年时就有写作一部英雄气概交响曲的想法,但并没有落到笔头。贝多芬于1801年察觉到自己的耳聋,并在翌年夏搬至海利根斯塔特以躲避维也纳的气候。在那里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斯塔特遗书。他甚至想自杀,但“我的艺术把我拉回来”。在这一阶段,贝多芬创作了这部交响曲,也表达了其内心的奋斗历程。这首交响曲从1803年5月正式开始创作,作品完成是在1804年的年初。
该作品于1804年在洛布科维茨亲王的宫殿的一场私人音乐会上首演,由作曲家亲自指挥。
大卫·津曼/芬兰广播交响乐团
02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他继《第四交响曲》和歌剧《尤金·奥涅金》后的精心钜作。由于此曲相当优秀、动听,并广受世人喜爱,而被后人推崇为堪与贝多芬、门德尔松和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相互媲美的伟大作品。
1878年柴可夫斯基获得梅克夫人的资助,前往瑞士日内瓦湖畔的克伦斯小村养病时创作了此曲。俄国名小提琴家约瑟夫·柯泰克路经克伦斯时,也曾为柴可夫斯基提供不少有关小提琴独奏技巧的宝贵意见。
此曲原是题赠给当时最伟大的小提琴家莱奥波德·奥尔,不过,当奥尔收到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的总谱时,却以技术上演奏不可能为理由拒绝受赠,以致这首杰作被冷落了一段相当长的日子。后来才由在莱比锡音乐院任教的俄籍小提琴家布罗德斯基担任独奏,于1881年12月4日由狄希特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首演,但仍旧遭受冷淡与忽视。
丽莎·巴蒂雅施维莉/纳吉
威尔比耶音乐节管弦乐团
斯黛拉·陈/2019伊丽莎白大赛冠军
休/沃尔夫/比利时国家管弦乐团
03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
Tchaikovsky Symphony No. 5
E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64,柴可夫斯基创作于1888年5月至8月期间。同年11月6日于圣彼德堡作首演,由作曲家亲自指挥。
1888年,柴可夫斯基以指挥家身份作巡回演出,来到德国汉堡,并认识了当地的一位音乐评论家拉勒门特。拉勒门特是一位极执著于传统音乐模式(尤其是尊崇自己德意志的音乐)的学者。他希望柴可夫斯基可以定居于此,不过被柴可夫斯基婉拒他的邀请。另一方面,柴可夫斯基却于这段时期创作出本曲,借此向拉勒门特等一类的传统派学者证明,他能写出一首能满足传统派要求的交响曲。后来他在给赞助人梅克夫人的信中亦指出:“我力求令此曲尽善尽美。”
本曲和《第四交响曲》都有相近的地方。两曲都是环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然而不同的是,本曲的共同主题,可以在四个乐章都找到。同样的写作手法,在两年前完成的《曼弗雷德交响曲》已经采用过。本曲中的共同主题,灵感来自格林卡的歌剧《沙皇的一生》中的一个选段。在第一乐章出现时,像是一首葬礼进行曲,但慢慢转化成为最后一个乐章中带胜利气氛的进行曲。作曲家认为本曲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听天由命”。从作曲家1888年4月15日的个人笔记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命运是注定的。无论你觉得是无可奈何地接受又好,或是觉得不可思议的都好,其实两者都是相同的。” 故此,共同主题不断的转变,正是表达了作曲家在“听天由命”的理念下,表达出乐观的性格,这和他及后的《第六交响曲》所表达很不相同。
艾曼纽尔·克列文
法国国家管弦乐团
特奥多尔·克雷提兹/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
04维瓦尔第《四季》
Vivaldi Le quattro stagioni
《四季》是意大利音乐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在1723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这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协奏曲的灵感来自曼图亚周围的乡村,正如最初设想的那样,这是当时维瓦尔第居住的乡村的风貌。作品描写了不同种类的鸟类(每只鸟类都有各自的特征),牧羊人和他的吠叫犬,嗡嗡的苍蝇,暴风雨,醉酒的舞者,从猎人和猎物的角度来看的狩猎聚会,冰冻的风景和温暖的冬季篝火。
E大调第一协奏曲,Op. 8,RV 269,《春》("La primavera")
G小调第二协奏曲,Op. 8,RV 315,《夏》("Lestate")
F大调第三协奏曲,Op. 8,RV 293,《秋》("Lautunno")
F小调第四协奏曲,Op. 8,RV 297,《冬》("Linverno")
这四首协奏曲各附有一首十四行诗。作者不详(也有人认为是作曲家原创)。
丹尼尔·霍普/瑞士室内乐团
05亨德尔《弥赛亚》
Händel Messiah
《弥赛亚》(HWV56)是巴洛克时期著名音乐家亨德尔创作的大型清唱剧,同时也是他最为有名的作品之一。多首合唱曲均深入民心,如《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哈利路亚大合唱》及《被宰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和《阿门》等都被世界各地合唱团和诗班所演唱。
传统上,由于《弥赛亚》的内容与耶稣的降生、受死及复活有关,因此较常被安排于圣诞节或复活节期间献唱整套或个别部分。
《弥赛亚》是在亨德尔处境艰难的事业低谷时期创作的,1741年8月22日下午,亨德尔开始创作《弥赛亚》。关于亨德尔究竟花了多久的时间来创作这部光演出就要花两个半小时的巨作,各家说法不一。传说他仅用24天的时间便完成了《弥赛亚》的创作。宏大的作品中融入了作曲家成熟的宗教虔诚。
《弥赛亚》于1742年4月13日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首演。海报上写着:“为了一些困苦的囚犯,以及梅尔舍医院的利益而演出。”《弥赛亚》的演出获得了成功,亨德尔再次回到了英国人的目光之中。
巴纳比·史密斯/古乐学会乐团
06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图画展览会》原为一钢琴组曲;经后代音乐家改为管弦乐版后,吸引更多的听众,最有名的版本为拉威尔和斯托科夫斯基所作。
1874年6月穆索尔斯基写下钢琴组曲展览会之画,灵感来自于一次画作展览会,会上的作品是由穆索尔斯基一位已逝世的朋友维克托·阿里山大罗维奇·哈特曼所画。
本曲中分为漫步、侏儒、古堡、杜乐利花园、牛车、蛋中小鸡、穷富犹太人、市集、墓窟、女巫的小屋、基辅城门楼10段。其中的“漫步”穿插于全曲,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性。
马里斯·杨松斯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07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
Brahms Symphony No. 1
《C小调第一交响曲》的创作至少花了14年,而勃拉姆斯自称从草稿到最终完结长达21年。由于该作品的风格与贝多芬交响曲类似,因而被彪罗称为“贝多芬第十”。
勃拉姆斯于1854年就开始构思第一部交响曲,但之后多次进行了大幅的修改。该作品的创作时间如此漫长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勃拉姆斯对自己的挑剔,导致他常常毁掉许多以前的作品;其次是其朋友和公众期望他继承“贝多芬的遗产”,这一潜在的标准使勃拉姆斯感到自己不能对《第一交响曲》掉以轻心。
事实上,当本曲经过首演后,勃拉姆斯的创作水准和历史地位,被维也纳最权威的批评家之一,保守的爱德华·汉斯力克所认可。
该作品的末乐章最长。以“阴暗的戏剧性”段落开头,在行板部分中,定音鼓和号角带出一个阿尔卑斯旋律,原词是“在高高的山上,深深的谷底,我给你寄去一千个祝福”。而在不太快的快板部分,则以贝多芬般高贵醇厚的大调旋律作为主题,在胜利的气氛中结尾。
伊万·费舍尔/布达佩斯节日乐团
08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
Brahms Symphony No. 2
D大调第二交响曲是勃拉姆斯于1877 年夏天构思并创作成的,那时,他在奥地利一个风景如画的湖边度暑,感受了许多宁静、安宁中的微妙,愉快之余,作成了《第二交响曲》,作品一经完成,年底就交给维也纳爱乐乐团首次演出。很快,《第二交响曲》一下子就传遍了整个欧洲,人们纷纷认为这部交响曲是勃拉姆斯所有管弦乐作品中最好的,以至后人凡是需要学习了解勃拉姆斯管弦乐作品的,一般都是从分析《第二交响曲》开始。
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和《第一交响曲》作成时间相距较短,但二者的思想内容和总的情绪特点却大不相同,《第二交响曲》完全不受《第一交响曲》的影响,基本上排除了紧张、严峻的悲剧性,抛开了热情而激昂的音调和阴暗而不安的色彩的结合手法,也就是说,不再以表现悲剧性和英雄性为主,而是着力谱写一首纯朴感人的浪漫主义田园诗,有点像“日落时分的荷兰”风景画,或者说保持着古风的维也纳的诗意画页,整个作品沐浴在宁静、柔美、明朗的光辉之中,是一种欢乐的生活感受。
易北爱乐
09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Berlioz Symphonie fantastique
幻想交响曲是柏辽兹作于1830年间。习惯上被认知的名称事实上是作品的副标题。柏辽兹为作品所起的正式名称为:“一位艺术家一生的插曲”。作曲家创作灵感来源于他倾注以狂热爱情的爱尔兰籍的莎士比亚戏剧女演员哈莉叶特·康斯坦斯·史密逊。作为标题音乐完美而明晰的范例,该作品在早期浪漫主义音乐当中被推崇为最重要及最具代表性的交响曲之一,时至今日仍广受全球各地的音乐演奏会听众欢迎。
本交响曲是一首标题音乐,描绘一个具奔放想像力的艺术家,由于对渺茫的爱情深刻感到绝望,吞食鸦片自杀的故事。虽然在当时交响曲普遍以四个乐章组成,本曲却含有以下五个具有独立标题的乐章。凭借详细的情节,本曲经常被称为标题音乐最优秀,可能也是最早的范例之一。
梦与热情
一场舞会
园林美景
断头台进行曲
女巫安息日的夜梦
拉哈夫·沙尼/以色列爱乐
克里斯多弗·艾森巴赫/西南广播交响乐团
10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
Mendelssohn Violinkonzert e-Moll op. 64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门德尔松最后一部重要的协奏曲,同时也是最常被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1951年耶胡迪·梅纽因修改并演奏了这支D小调协奏曲,从而使它重新被世人所知。门德尔松从1838年开始构思这支曲子,一直到1844年才完成,前后历时7年。第二年1845年3月13日在莱比锡进行了首演,不过作曲家本人未能担当指挥。在创作本曲的过程中,门德尔松一直向他儿时的好友,小提琴演奏家费迪南·大卫征求意见。在1838年7月30日寄给大卫的一封信中,门德尔松写道“我希望在下一个冬天为你写一支小提琴协奏曲。我的脑海中飘荡着一支E小调的曲子,它的开头使我无法平静”。
奥古斯丁·哈德里希/OSCyL